在Edge浏览器中查看并记录网页的网络请求行为,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。这些步骤将帮助你获取请求的详细信息,并基于此设计穷举程序:
一、开启网络请求监控
- 打开开发者工具
• 按F12
键,或右键页面选择「检查」→ 切换到「网络」(Network)标签。
• 提示:确保打开开发者工具后刷新页面,否则可能无法捕获初始请求。 - 触发网络请求
• 执行触发签到的操作(如点击签到按钮),此时所有相关请求会显示在「网络」面板列表中。
二、分析关键请求信息
- 定位目标请求
• 在列表中筛选出与签到相关的请求(通常为POST
或GET
类型)。可通过以下方式快速定位:
◦ 按状态码筛选(如200
成功状态);
◦ 按URL关键词筛选(如包含sign
或checkin
的路径)。 - 查看请求详情
• Headers:记录请求的URL
、Method
(方法)、Headers
(请求头,尤其是Cookie
和Authorization
)。
• Payload:若为POST
请求,在「载荷」中查看提交的参数(四位码可能以code
、pin
等字段传输)。
• Response:查看服务器返回的数据结构,确认签到成功/失败的特征(如{"status": 200}
或特定错误码)。
三、记录并复制请求参数
-
直接复制为代码
• 右键目标请求 → 选择「复制为Fetch」,可生成可直接在控制台执行的JavaScript代码片段。
• 示例:修改四位码参数后,通过循环批量发送请求:for (let code = 0; code <= 9999; code++) { fetch('https://api.example.com/signin', { method: 'POST', headers: {'Content-Type': 'application/json'}, body: JSON.stringify({code: code.toString().padStart(4, '0')}) }).then(response => response.json()) .then(data => { if (data.success) console.log('成功码:', code); }); }
-
导出HAR文件
• 右键请求列表空白处 → 选择「全部保存为HAR」,可导出完整的网络请求记录文件,便于后续分析。
四、自动化脚本设计建议
- 浏览器内实现
• 在控制台直接运行修改后的Fetch代码(需处理反爬机制如频率限制)。
• 使用「源代码」标签中的「代码段」(Snippets)功能保存脚本,方便重复调用。 - 外部工具扩展
• 结合Python的requests
库或Postman
,通过复制的请求头及参数构建自动化测试流程。
• 注意:需保持请求头中的User-Agent
、Cookie
等字段与实际浏览器一致。
注意事项
• 合法性:确保目标网站允许自动化测试,避免违反服务条款或法律法规。
• 频率控制:添加延时(如 setTimeout
)防止请求过载触发IP封锁。
• 反爬策略:部分网站可能通过Token验证或加密参数增加难度,需进一步逆向分析。
通过以上步骤,你可以精准捕获网络请求并设计穷举逻辑。若需更详细的请求参数解析或反爬对策,可进一步分析「网络」面板中的「启动器」(Initiator)定位前端代码逻辑。